设为首页  |  加入收藏  |  联系我们
 
空调维修
电视维修
冰箱维修
洗衣机维修
热水器维修
家电影音维修
制冷设备维修
 
欢迎光临!笨鸟飞家电维修网! 我们将热忱为您提供专业、快捷、星级的电器维修服务。北海市上门维修家用空调、中央空调、洗衣机、热水器、液晶电视等家用电器 北海市客户报修服务电话:13907793559 ☏ 13907793559
家电常识  
“游击队”冒充“正规军”,骗你没商量
时间: 2018-05-02

  维修师傅上门倒腾一番,没修好,却坚称换过了雪种,不收一点材料费就赖着不走了。这是今年8月初,家住南区的荣先生通过小广告卡片找来的“品牌卖场指定维修站”后,闹出的不愉快……

  家中空调坏了,网上通过搜索找到排名最显眼的家电维修公司来修,结果没修好却要收350元。这是8月6日,盛景花园25 栋刘女士向本报反映的情况。“重新打电话过去,那家公司不认账。开了收据,但收据的章和实际公司的名字也不一样”……

  夏季是空调、等家电维修的高峰,而荣先生和刘女士的遭遇,正是家电维修“游击队”冒充品牌维修售后点揽活的典型案例。家电维修“游击队”存在哪些猫腻?他们为何能有市场?维修家电,市民又该如何擦亮眼?这一段日子,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。

  案例

  小卡片招徕“李鬼”维修工

  8月初,家住南区的荣先生发现家中的空调出现了小故障,有时设备开启后无法制冷,重复开关几次又恢复正常。荣先生猜测是机器内部或管道有堵塞,便想找人进行一次彻底清洗。

  荣先生很快翻出一张小卡片,上面写着“中山市好易家维修综合服务中心”,称该公司为“国美、苏宁指定维修站”,可提供空调清洗、维修等多项服务,卡片上还有各项业务的收费标准,配有公司实景图等,并承诺“同一故障保修一年”“修不好不收费、决不乱收费”。

  荣先生看卡片上空调清洗的价格为50元/匹,认为可以接受,于是照着卡片上的联系方式打了电话过去,对方称可以上门先帮忙检测。维修工来到荣先生家,先要求打开室内空调开关,随后又到室外查看外机。只看了一眼,便称空调雪种泄漏。

  随后,他拿出一台“专业设备”鼓捣了一番,称雪种全漏完了,须先加满才能进一步检测。荣先生心里纳闷,但还是听从建议。维修工取出一个气罐,开始“加雪种”。几分钟后又拿出先前的设备测试,结果雪种加不进去,维修工称可能泄漏在管道或什么地方了,让荣先生另外找人修理,但也加了雪种,收取一点材料费,给个半价,收200元。

  面对荣先生的质疑,维修工称如果不给钱就不走。荣先生只好自认倒霉,给了150元了事。第二天,荣先生前往卡片上的地址“中山市西区建业路89号”,发现根本没有维修服务中心的影子,“这个地方离我住的城区有10多公里远,我想别人肯定不会前去验证。”荣先生方知上当。

  针对荣先生的个案,记者先是到工商局的网站查询,但没找到相关维修企业的信息。“12315”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的接线员表示,维修方并没有进行工商登记注册,无法进行调解,而虚构门店是一种诈骗行为,建议找公安部门。

  城南派出所接警人员则表示,业主没有当场报案,而对方又提供了服务,在没有相关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前,无法认定维修方的确实施了诈骗。

  调查

  轻信卡片遇上维修“游击队”

  荣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。近一年来,有多名消费者向本报报料因为轻信网络或小卡片,遇上家电维修“游击队”。

  去年,家住凯茵新城的张女士家中煤气炉坏了。她向物业公司咨询,物业公司提供了一张家电维修的小卡片。“维修师傅上门检查后,说煤气炉打不着火是因为有一个配件要更换。但换了新配件后问题依旧。他马上又教了我一个‘小窍门’,堵住了煤气灶的其中两个孔,后来就能打着了。”张女士哭笑不得,自己是花了三四百元,买了个“偏方”。

  去年,家住西区叠翠家园的叶先生发现信箱里有张卡片,上面显示是社区服务中心的维修服务人员,结果花了几百元,家电却没修好。“后来在社区的群里面说这件事,发现很多人都中招被骗,查后发现没有这个服务中心。”

  家住健康花城的谢艺波告诉记者,进入夏季,家门口每隔几天就能收到此类小卡片。“即使你关上门,他们也能从门缝里塞进来,楼下的信箱里,几个月下来也有十多张这种小卡片,真可谓无孔不入了。”

  除了这种小卡片招揽业务的方式外,网上投广告也是家电维修“游击队”招揽业务的重要方式。8月6日,盛景花园25栋刘女士家中空调坏了,她在网上找了一家公司来修,没修好,收了350元,重新打电话过去,那家公司不认账。“开了收据,但收据的章和那个实际公司的名字也不一样。”

  记者在中山一网站以“家电维修”为关键词进行搜索,发现从今年1月至今,该网站共有3000 多条家电维修企业信息。这其中,排在前面的多以企业自称,大多都写着是某品牌的指定售后维修点。

  记者随机选取几家企业,发现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从空调、冰箱到疏通下水道,无所不能。而这些企业的服务范围也基本覆盖全市各镇区,有的号称24小时专业上门服务。但仔细查看,会发现有的企业显示营业执照经过了网站认证,有的仅是“微信认证”。记者将其中三家企业的名称放到工商局的网站查询,发现有两家查不到相关记录。

  猫腻

  为牟取利益小故障“修出”大问题

  事实上,对于家电行业维修乱象,我国早在2012年8月1日就出台了《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》。这一法规条文对家电维修“游击队”能否起到规范作用?

  记者8月15日从市消委会了解到,从今年1月1日至8月15日,全市消委会共接到有关家用电子电器类的投诉共601宗。这些投诉集中在保修期内的售后服务方面,让人意外的是,有关家电维修“游击队”的投诉并不多。

  “消费者投诉首先要有明确的投诉主体,然后我们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镇区分会跟进处理。但这种‘游击队’往往连一个基本店面都没有。”中山市消费者委员会投诉与法律事务部的郑耀忠道出了其中的缘由,“此类现象经常存在消费者一方证据不足、甚至连被投诉方的主体身份都无法核实的情况,因此我们也很难介入跟踪,只能给消费者提醒和建议。”

  家电维修“游击队”在维修过程中存在哪些猫腻?据介绍,有些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只是简单故障,通常只需调试及简单修理就能解决,但很多家电维修“游击队”为了谋取利益,故意夸大故障,甚至进行破坏,以收取高额的维修费用。

  其次是掉包正常配件。有些家电维修“游击队”在维修时故意告知消费者某正常配件已经无法使用,用或者假冒伪劣的配件予以更换,不仅收取不必要的维修费,还掉包了消费者的正常配件,给今后使用造成更大隐患。

  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类“山寨”维修还有可能导致故障严重。通常家电维修“游击队”的维修技术不过关,且配件缺乏,所以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维修,对于一些复杂的故障,这些维修人员为骗取消费者维修费,随意进行维修,形成暂时没有故障的假象,容易造成后期故障的升级。

友情链接  
       Copyright 2014 www.benniaofei.cn, All Right Reserved.
    yekang55@126.com 邮编:5361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