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家电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,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多,多数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,一般都会选择新款的家电。然而,在购买了一段时间后,不少人就会发现,功能很多的家电产品一旦出了毛病,想要去维修的话,价格可是不菲,不仅如此,还会面临该家电因为停产,没有配件可以更换而无法维修的尴尬境地。坏了的旧家电,俨然成了家中的“鸡肋”,扔了挺可惜,留着白白占地方。
家住御河西路的王女士日前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。2010年,她花2000多元购买了一款65升的某品牌,自从购买回来后,这款一直用得挺好,可就在今年6月底,热水器却怎么都打不着火了。为了维修热水器,王女士几乎跑遍了市内的所有维修店,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一样的:她家的这款热水器早已经停产了,相应配件也不再生产,根本没法维修。维修店师傅告诉她,唯一的办法就是干脆再买一台新的。王女士不甘心,回家后上网查找售后,发现该型号的热水器确实早已停产了。就这样,王女士的热水器成了摆设。无奈之下,她只得选择将原来的热水器取下来,重新买了一台新款的。
记者采访发现,遇到类似情况的市民还真不少。市民赵先生几年前购买的一台,今年夏天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关不了机。找了很多家电维修点,工作人员都称无法维修,理由是,空调早已下线,配件也难觅踪影,拆开以后,他们担心配件老化无法安装,建议赵先生关机时直接拔掉电源算了。为此,赵先生觉得很郁闷,一台空调,就因为少了小小的一个配件,结果只能“凑合着用”,实在是太可惜了。
那么,家里的旧家电坏了,究竟该怎么办呢?从事多年家电维修的李师傅告诉记者,近年来,家电市场更新速度快,洗牌频繁,不少品牌都退出了市场,原来的产品和配件不再继续生产,售后服务也随之消失了,所以才会出现旧家电出了毛病无法维修的状况。他建议,在购买家电的时候,消费者应尽量选择那些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大品牌,因为这些厂家在售后和维修方面都实现了“三包”,同时还推出了“以旧换新”的服务,这样产品出了问题,即便找不到配件更换维修,通过“以旧换新”的方式,也能节省一部分花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