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之争,安永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,目前在国际或国内行业颁布的有关液晶屏性能的诸多标准中,从未将“软”和“硬”列为鉴别或区分屏幕优劣的标准,也就是说,屏幕的好坏并不是以软硬来决定的。消费者到家电卖场转上一圈,不难发现,不管是外资品牌还是本土品牌的液晶电视,其高端产品中,都是软屏占据着绝对份额,商家所宣传的“硬屏具有软屏无法企及的优势”、“硬屏能够全面提升液晶电视的画面质量”缺乏充分的根据。像三星的S-PVA面板就是软屏设计,特点是色彩还原真实、对比度高,而飞利浦高端液晶电视就是S-IPS硬屏设计,特点是色彩鲜艳、可视角度大、响应速度快。上述两种面板都属于高端面板,实际性能差异并不明显。
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安永成提醒消费者:面对商家的炒作,千万不要陷入消费误区。为了便于消费者的理解,安永成还特地对软屏和硬屏的物理结构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。
首先,二者都是液晶物理结构,只是分子排列方式不同,硬屏液晶分子是水平排列,而软屏液晶分子是纵向排列。硬屏的优点是在做工达标的情况下,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屏幕不被损害,轻触屏幕时不会有水纹产生,便于清洁,但硬屏与软屏一样不能超越液晶屏幕脆弱的物理缺陷——同样怕碰撞。
其次,由于硬屏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,所以不管在何种状态下,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,这样会使开口率降低、透光率减少,所以硬屏应用在液晶电视上就需要更多的背光灯,在一定程度上,耗电量稍大。
再其次,硬屏存在漏光问题,黑色纯度不够,因此必须依靠光学膜的补偿才能实现更好的黑色一旦制作工艺不佳,外膜和屏幕粘贴不紧,将影响屏幕的散热,开机后屡经热胀冷缩会导致成像失真。
当然,硬屏也有不可抹杀的优点,那就是由于独特的分子转换结构,硬屏的可视角度大,画面的响应速度也比较快。
安永成指出,随着面板技术的不断发展,无论是软屏还是硬屏厂商,都应该将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,同时逐步解决各自的缺点。企业生产什么屏就炒作什么屏,容易使消费者陷入概念迷局,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体现。
就液晶电视来说,显示屏占据了整机成本的6成左右,显示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视质量的好坏,因此在选购时一定要重视屏幕的质量。但专家也指出,显示屏虽然重要,却绝不是选购的唯一要素,消费者在选购平板电视时,还需要全面考量动态清晰度、色彩表现和电视能耗这三大关键性指标。
张素兵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,一台高品质的液晶电视,应该是A级液晶面板+优秀的控制电路及音像优化技术+高水平的组装工艺。不同企业采用同样的屏,生产出的液晶电视在图像质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,所以说画质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。在画质处理技术全面提升的情况下,屏幕的质量才可能直接影响产品的升级换代,而无论软屏还是硬屏,都不可能全面地决定液晶电视的产品质量。
专家们指出,一个企业的品牌文化是通过产品体现的,要想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,产品必须具有核心价值。索尼的高品质和时尚形象、三星的现代主义和技术形象、夏普的“液晶之父”形象、TCL的创意和科技时尚主义形象、康佳的亲民创新理念等等,这些品牌的文化内涵都是透过产品的核心价值体现的。液晶电视要像CRT电视一样稳健发展,必须根据屏幕的特性,开发最佳的图像处理技术并与之融合,最大限度地提升屏幕的技术性能,这才是企业竞争的根本。而如果产品缺乏创新,仅靠炒作概念,是走不长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