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 |
家电常识 |
|
|
缝纫机能缝制棉、麻、丝等织物制品,虽然现代人已鲜有人会利用它制作成衣或者各式家纺,但老一辈们仍然对此类机器情有独钟,使用久了,若出现断线、卡线等问题时,可采用以下方法予以解决,即刻恢复缝纫机的正常使用。 (一)断线问题: 1、穿线方法不正确,按照“穿线图”重新穿线。 2、机针安装不正确,重新安装机针,使针槽正对操作者。 3、机针针眼及针槽不光滑,更换新机针。 4、缝线张力太大,适当调整缝线张力。 5、缝线质量太差,改用较好的缝线。 6、缝线比针眼粗,换用适中的缝线或机针。 7、机针、弯针、针板、压脚舌、过线孔等过线孔有毛刺或刮伤现象,用油石或细砂纸重新打磨,也可更换刮伤机件。 8、机针与弯针、绷针配合不当,按机针与弯针、绷针的配合标准重新调整。 (二)卡线问题 1、有污垢。(推开针板,取出梭套、梭床、梭心、用棉布擦净,再用粗的鸭羽毛刷净送布牙缝里的污垢,滴上机油再运行) 2、机头夹线,弹簧太紧或太松。(调节弹簧的松紧度,使其顺利、自然拉出) 3、梭套上的螺钉太紧或太松。(方法很简单,调节螺钉) 4、对于卡线问题,还有两个预防方法,一个是面线底线粗细要保持一致。二是要按照规定的顺序穿线,不能穿错。 (三)花针问题 1、直机针太低使直机针线圈形成太大,使线圈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,按直机针高度定位标准重新定位。 2、针板舌头太狭,使直针线圈容易产生拼拢,更换新针板。 3、弯针下面太狭,且呈圆形,也容易使直针线圈在弯针上不能各自分开,使线圈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产生花针,更换新弯针。 4、直机针与弯针配合不良,按标准调整机针与弯针配合位置。 (四)缝纫机线迹方面的问题 1、面线呈飘浮状 分析:夹线器压力过小。处理方法:旋紧夹线,增大棉线张力。 2、底线呈飘浮状 分析:梭心簧太松。处理方法:旋紧梭心簧螺丝,增大底线张力。 3、针距时长时短 分析:压脚压力太小。处理方法:旋紧调压螺钉。 4、缝料下面每针都有线套出现,呈毛巾线套状 分析:送布与挑线动作不合。处理方法:调整送布凸轮螺钉,使送布与挑线动作谐调一致。 (五)缝纫机[1]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