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gzo的电子迁移率是非晶硅的20-50倍。这意味着什么呢?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实现相素高精细化。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电子迁移率:我们可以想象一场越野赛,传统非晶硅就像是土路,电子在上面跑的速度很慢,但igzo材料特性的关系,电子就好像跑在柏油路上,可以很轻易的流动。这样我们的路就不用造的很宽,也可以达到原本电子正常所需的流量。所以,使用igzo材料,采用栅源极布线的细线化技术,tft元件就可以做的更小了。
不论是线路还是tft元件,都是会遮挡背光通过的,亦是造成面板亮度下降的元凶。而左边和右边图片比较,在相同面积下,原本只能装入一颗sub pixel的区域,现在可以装入4个。但由于线路和tft元件都缩小,被遮光的面积却没有跟着变大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口率提高了。这也就是这张图片上所说的“同等透过率2倍高精细化”的原因。
这样的特性,就实现了igzo面板的高精度化,即可在很小的单位面积上实现很高的物理分辨率,甚至不需要增加背光的强度。
下面我们来说说igzo是如何节电的:
igzo之所以省电,部分是因为tft元件在off时的漏电流很小,我们可以看到tft在off时,igzo的电流消耗比起非晶硅小了100倍,比起amoled使用的ltps更小了1000倍!
此外,利用igzo的off高性能,再配合液晶驱动方式的改变,也可以做到节电的目的。液晶在一般静止画面下,会维持相同的倾角,但如同弹簧一般,久了可能就会松掉了,故利用人眼视觉暂存的现象,我们驱动液晶会在1/60 秒之内做反转来活化液晶,故tft是持续在on off的切换状态中的。而igzo的高off性则可以造成所谓的“液晶怠速停止”,也就是说igzo面板显示静止图像等内容的时候,画面不更新的时候驱动可以停止刷新,画面却依然显示在屏幕上。
筒井正治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:“液晶怠速与汽车引擎有些详细,汽车在停止的时候会关闭发动机,从而降低整体的耗能。普通的液晶显示器是以1秒60次(60hz)的频率刷新画面,而igzo液晶可以根据情况,把刷新速度降至1秒1次。这样一来,就可以带来更低的电量消耗,得到更出色的整体续航能力”。
igzo的“液晶怠速停止”特性还可以对触摸屏的性能有很大的改善。
我们在使用面板触控操作时,大部分的时候面板显示是处在静止画面的。但是此时传统tft元件仍在对液晶分子进行翻转,电流的通过会造成讯号干扰的问题。我们的触摸屏大部分是电容型,这样的讯号干扰就会对外界出入造成很大影响。而igzo则不存在此类问题,因为静止画面时不需要刷新,可使讯噪比大幅提高,降低触控面板的误检出性,提高了触摸精度。
筒井正治又做了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