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公布今年上半年消费咨询投诉情况
上半年,消费者对哪些行业的商品和服务最不满意?7月20日, 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公布今年上半年消费咨询投诉情况,家用、电信服务投诉数量最多,非现场购物成为新的投诉热点,计算机及配套设备投诉呈上升趋势。
报告显示,上半年,全省12315机构共受理消费者举报投诉咨询41203件,其中咨询34860件,投诉4381件(商品类投诉2821件,服务类投诉1560件),举报1962件。
家用电器:投诉集中在四方面
数据今年上半年,在受理的2821件商品类投诉中,家用电器类的投诉高居榜首,投诉986件,占商品类申诉总量的34.95%。其中涉及的投诉445件,涉及的投诉119件。拒绝退换维修的投诉有179件。
分析家用电器投诉热点问题,主要集中在质量、拒绝退换修、、虚假品质标示四个方面。
手机等通讯器材投诉居高不下,反映的主要问题有:显示屏黑屏、自动关机、主板故障、按键失灵、电池待机时间达不到标准、手机“三包”规定难以落实、服务不到位等。
造成手机申诉居高不下的原因有: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手机消费日渐普及;手机生产众多,品牌繁多。同时,手机品种类型更新快,手机市场鱼龙混杂,质量参差不齐;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,经营行为不规范,不履行或不按规定履行“三包”规定的义务,能推就推,能躲就躲,随意拖延修理时间。
电信服务:服务商私订业务
数据在1560件服务类投诉中,电信服务类投诉346件,高居服务类投诉首位,环比2009年下半年增长两成,此类申诉中,移动电话服务投诉有186件,普通电话服务投诉97件。
分析在服务类申诉中,消费者对电信服务意见最多,主要存在于信息服务中收费问题不明确;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,服务商私自订制彩铃等其他业务;赠送的话费不兑现,举办优惠活动时,对活动的具体优惠政策不加详细说明,或做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,使消费者盲目消费等方面。
12315特别提示广大消费者:在办理电信业务时要详细阅读服务内容,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;在听取服务商介绍时要了解通讯服务套餐的真实性;对商家所提供的服务要认真识别,防止上当。
计算机投诉:整机问题投诉多
数据上半年,全省12315受理机构共受理计算机及配套设备投诉96件,环比2009年下半年增长26.32%,同比2009年上半年增长15.67%。
分析从投诉的数量排名依次为计算机整机、外接设备、硬盘。从投诉情况看,引发纠纷的问题有:一是产品质量方面,屏幕有亮点;显示器蓝屏、花屏、不显示;主机自动断电、重启;噪音大;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不蓄电、放电快。二是售后服务方面,售后服务不及时或维修时间过长;客服人员拒绝详细记录送修机器的故障情况或维修状况;维修后机器原有故障未排除又添“新病”。三是商品销售方面,组装机的硬件配置与广告宣传不符;商品的规格、性能与消费者要求不吻合;售货方为用户安装盗版操作系统等。
非现场购物:产品与宣传不符
数据上半年受理4381件投诉,环比2009年下半年减少3.03%,同比2009年上半年减少35.63%。为什么会出现降低的情况?
分析相关负责人分析,原因主要有:一是经济危机抑制消费,不少消费者对经济形势预期不乐观,捂紧“钱袋子”,减少消费。二是近年来工商系统加大消费维权力度,消费者的消费知识进一步丰富,消费更加理性、科学。三是一些纠纷发生后,当事双方能自行进行协调,而不再诉至12315。四是12315联络站点覆盖率、解决消费纠纷的能力提高,成效进一步发挥,使得不少消费纠纷及时化解,消灭于萌芽状态。《投诉分析》显示,近年来非现场购物市场取得了较快发展,其便捷的购物方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轻松拨打电话或点击鼠标,便能享受货品送货上门的服务。但因此而带来的质量及售后服务的隐患,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“重灾区”。
主要原因有:一是消费者通过广告内容无法全面了解产品的性能、使用效果和副作用,更不能像现场购物那样进行多种产品的比较,使用后才发现产品达不到预期效果,或与广告宣传不符。二是非现场购物均采用送货或者邮寄方式交付,消费者需先交钱再拿货,一旦发生问题,更换、退货时失去主动权,售后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。三是消费者投诉时无法出示正规购物发票或有效凭证,生产厂家不认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