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4月27日电 据加拿大《明报》报道,加拿大一名华裔女子向《明报》报料,称早前抢购“冬奥平货”,不惜排队6小时,花了500元买了一部大。她说,大电视用了3天,荧幕出现裂痕,无法使用。事主多次向负责销售的卑诗拍卖局(BC Auction)和电视厂家投诉,但结果都是无法相助。卑诗商誉局则称,消费者仍然有投诉的权利。
女事主姓韩,她刚搬入新居不久,希望购买一台液晶体大电视,其时刚好冬奥筹委会(VANOC)将冬奥物品推出大平卖,她认为官方使用的物品应信得过,加上价格很合适,于是决定排队抢购。她和丈夫在上月底,在清晨6时便到达位于三角洲的销售中心排队6个小时,终于抢购到一台42吋的液晶体大电视,当时觉得很幸运。
事主说,过了3天,电视画面开始出现扭曲,原以为是电视信号或是设置问题,但关机后只听到一声声响,怀疑是内部“爆机”,之后便见到电视荧光幕的右上角出现裂痕,重开时再没影像。
他们随附有的说明书中查找故障原因时,意外发现有保修一年的字样,而该的出厂日期为2009年9月份。
韩女士随后致电该电视厂商温哥华分部要求检修,对方说和VANOC只签订3个月的特别维修协议,经争议后终获派员前来检查,但又称需要回更新相关数据,而最后的回复是“冬奥筹委不是零售商”、“未和卑诗拍卖局签订合同”等,拒提供任何协助。
韩女士转而尝试联络卑诗拍卖局,对方也是先承诺会打回电话告知解决方法,后又称没有多余的可替换电视,因而无能为力,有人称“既然知道是无保养物品,为何不考虑清楚再买”。
卑诗商誉局发言人费南德斯(Mark Fernandes)称,此案例关键在于拍卖方和厂商都事先注明这些是“无退换、无保养”的处理商品,此类“无人管”的投诉情况却时有发生,消费者一般对“打折低价”抱有侥幸心理,容易忽略服务等细节问题。最终投诉无门,只能失财又受气。